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当地时间10月14日发布公告称,将于11月初在仰光举行意见征询会,邀请各政党和民间组织讨论在大选中采用比例代表制的相关事宜。
缅甸在之前的两次大选中采取的选举制度都是多数代表制。多数代表制规定,在某选区中票数最多的政党直接获得全部议员席位。比例代表制规定,在某选区中票数较多的政党获得相应比例的席位,票数较少的政党也能获得相应比例的席位。比例代表制对较小的政党更有利。
今年2月26日,缅甸部分政党提出在大选中采取比例代表制,联邦选举委员会于2月28日向各政党征求意见,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以及部分政党于3月5日对此表示反对。
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于7月26日发布公告,宣布废除2020年11月8日大选的选举结果。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8月1日表示,缅甸将于2023年年底之前重新举行自由、公正的多党制民主大选。
比例代表制
该制度按照各政党所获选票数在总票数中所占比例分配议员席位。此制与名单提名相结合,以大选区制为基础,一轮投票就可以得出结果。但由于选民是投各政党所提候选人的票,所以必须先统计各政党所得选票总数,再按比例分配议员席位。比例代表制分配议席的方法很复杂,其基本特点是,首先确定产生一个席位所需要的票数即当选基数(又称当选商数),然后用当选基数去除各政党所得的票数,得出各政党应得的议席分配数。具体方法有自然限额法(又称海尔限额法)、最大残数法、最大均数法(又称东特法)等。比例代表制使各政党所得选票和所得席位成正比,有利小党发展而且比较客观反映政治组织的实力,但同时容易滋生激进情绪。
比例代表制,按照各个名单的得票率分配选票,这导致民意能比较好的反映到国会席位中。但是因为即便只拿到了百分之十几的选票也能有人当选,使得国家更容易变成小党林立的多党制。这样,极端思想的政党可能依靠极少数选民的支持便可在国会获得席位,小党林立的国会也常常导致政府难产和不稳定。